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虽然只有1%,但其仍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年轻患者中尤为显著。肥厚型心肌病与房颤、卒中、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风险的增加有关。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近日露面,打破了肥厚型心肌病几十年来的治疗困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了全新治疗选择。
肥厚性心肌病(英文简称HCM)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危险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肌肉(尤其是左心室)的异常增厚。与其他心脏问题不同,这种增厚并不是由于外部因素(如高血压或运动过度)引起,而是源自基因突变。大约有1/500的人口患有这种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治疗方法多样的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以保守疗法为主,但一般单一药物只能控制病情,并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中药肥厚化瘀汤疗法,采取了“辨证施治”的科学思路,不仅仅把肥厚性心肌病当作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人体系统,甚至分析病人的生活环境,透过许多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示了疾病的深层规律。
中新网武汉8月11日电 (李韵熙 方静)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魏翔带领的团队,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首次临床应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0月24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了解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开出了百时美施贵宝(BMS)创新的心脏治疗药物迈凡妥(通用名:玛伐凯泰胶囊)的“首方”。该药物于今年上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首方”的开出意味着该药物正式在国内上市,开启商业化。
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讯(记者 吴文可 通讯员 朱之韵)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危险的遗传性心脏疾病。长期以来,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方法为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和手术治疗。今年上半年,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一种新的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提供新选择。
新华社杭州3月1日电(记者许舜达、朱涵)我国学者开发可有效改善心肌肥厚的新分子,为改善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策略。3月1日,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医学专家介绍,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压和血栓等病理性刺激导致的心肌肥大就是一个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