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一响”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即指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四大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时流行的物品,也是计划经济时代轻工业发展的缩影。在淄博市周村区就有这样一家博物馆,馆内有着上千件记录时代的展品。
华山路263弄深处,藏着一座建成于1899年英国都铎复兴风格的建筑,其前身原是英国大律师德莱蒙德的私人宅邸。2022年,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在此开馆。今天,跟着静宝一起穿越时光,去感受上海品牌的时代魅力。
自十八世纪以来自行车的小小车轮已滚过200余年它曾引领了几代人的消费风尚也书写了制造业上的辉煌篇章百闻不如一见新华社带你走进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穿越百年,回看自行车的前世今生“变瘦的马车”:木马轮十八世纪的法国马车的普及使得路面开始拥堵四轮马车这样胖何不给它来个瘦身改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转一响”,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那时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与前两大件相比,手表和收音机属于“奢侈品”和“消费品”,因此出现较晚,家庭保有率较低。
【来源:岳阳晚报】王伉宗在岁月悠悠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物件恰似璀璨星辰,承载着特殊的情感与珍贵的记忆,成为我们生命中熠熠生辉的宝藏。于我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台由上海无线电二厂精心打造的两波段电子管收音机,便是这样一件充满温度与故事的无价之宝。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关于过去的长长的清单,里面写满了那些年的回忆。时代洪流下,一些曾经熟悉而温暖的“附近”正在消失,也有一些还在坚守。此前,小嘉推出《消失的“附近”》系列,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小嘉现推出《消失的“附近”》第二季,带你继续寻找那些脑海深处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