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2月17日专电(记者梁军)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内设机构命名,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近日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以“男性”“男科”“女子”“女性”作为识别名称。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不得擅自使用“中心”名称。
医疗机构名称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的命名规则,与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相适应,不得使用有损于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称,不得使用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不得使用可能产生歧义或者误导患者的名称,不得利用谐音、形容词等模仿或者暗示其他医疗机构名称。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医疗机构总数由2009年90.7万家[1]增至2019年101.4万家[2],其中以民营医疗机构增速最快,在2015年9月,我国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此后数量持续上升。
来源:【宁夏日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据《看医界》了解,在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多地掀起医疗机构名称大整顿行动,一批医疗机构被迫改名,首当其冲的就是名称中含有“协和”、“同济”字样的一批医院。作者|疾风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在商业保险报销时遇阻,才知道就诊的燕郊人民医院是私立性质的,问了身边人,都以为是公立医院……”去年,不少地方相继启动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大批涉事民营医院摘掉了“人民”二字,上述医院也是其中之一。
【导读】民营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很多因素制约着他们的发展。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是民营医院的名字,由于这样的医院连一个体面的名字都不能拥有,使得他们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沦为二等公民。民众看病看的是口碑,看的是医院的名声。名声首先是一个名字的问题。
从医疗机构管理来讲,这本也顺理成章,叫村卫生室有《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有“法”可依。2006年6月29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