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下课铃响,上个厕所,喝点水,一转眼工夫,上课铃又响了。”“只有这么点时间,从教学楼跑到操场就得折返。”……类似的苦恼困扰着学生,也让老师发愁。课间十分钟,究竟怎样让学生高效动起来?松江不少学校尝试通过巧设校园空间,找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课间不能大声说话,不允许学生下楼活动,走廊里不能奔跑玩闹……原本该放松的课间十分钟变成了“课间圈养”,不过好在杭城不少中小学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好,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不能大声说话不许下楼?学校课间十分钟如此安排,有杭州家长不淡定了)。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落实“课间15分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享受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间优化后,学校怎么调整课表?课间如何组织活动?学生们都玩什么……记者近日探访了多所中小学。
来源:【三秦都市报】近日,一些关于学校课间十分钟正在“消失”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国网友关注,教育部回应“要确保学生正常课间活动”。那孩子们在课间究竟该怎么玩?11月7日,带着这个问题,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西安两所学校实地采访。
“上举、还原、跳起来……”11月15日上午9点30分,北京市第八中学西便门东里校区的操场上准时热闹了起来,师生的自编课间操每天都能“点燃”操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课间15分钟时长调整,各区各校因地制宜丰富课间设计。
下课铃响了,本该热闹的校园却仍然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只允许学生喝水和上厕所,不允许“串教室”“串楼层”,甚至在教室不许大声说话……近期,中小学课间十分钟被“圈养”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众多家长、学生共鸣。那么,苏州娃们课间都在做什么?
新学期伊始,东莞市全面启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大力推进全员体育运动。各中小学积极响应,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在望牛墩镇内,多所学校更是创新举措,将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微运动”活动,让课间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黄金时间。
【来源:北京晚报】本学期起,北京市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得以统筹优化: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学生可以更加从容地走出教室,舒展身心。这个月初,北京市教委还组织开展了中小学“课间一刻钟”专题培训,探索将“课间一刻钟”活动设计纳入教师基本功。
传统小游戏让课间活力满满【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长江日报讯(记者杨幸慈通讯员刘魏琦)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翻花绳……6月20日,汉阳区玫瑰园润泽小学课间的走廊上活力满满,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心、专注地玩起传统小游戏。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吴竟羽 文/图)下课了,从书包中掏出小沙包,随时组队随时玩;从教室门口取走铁环,来到操场就能“推铁环”;从口袋里翻出彩绳,席地而坐就能一起翻花绳……类似的场景,在厦门岛内外许多中小学的课间随处可见,好快乐!
央视网消息:春季新学期,多地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加时”,开始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每天校园综合体育锻炼两小时,此外,推行课间15分钟的地区在本学期大幅增多。新学期开学,记者来到广州市天河区的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正好赶上第二节课下课,小学部的课间时长已经由原来的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