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基三井突破以后,石油工业部布局了3口探井杏66井、喇72井以及稍后的萨66井也相继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为了尽快拿下大油田,1960年2月1日,正月初五,石油部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从4月份开始,以大庆长垣葡萄花构造为主战场,组织一次石油大会战。
10月20日,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石油钻井工人、“最美奋斗者”王进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偕吉林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联合主办,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鞍钢集团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联合承办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丛书
“要在北京中转,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兴奋。要知道,那时进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和当年的铁人一样,我们发现首都不少公交车的顶上,都背着个黑色的大包包,不知是个啥东西,就问街边的本地人,才知道是公交车缺少汽油,背着的大家伙是个煤气包。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出自铁人王进喜他用一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今天我们回顾他的话语一同感悟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大庆石油会战中职工用铁锹当大勺。
国务院大力组织支援石油会战党中央批准石油部党组报告后.中央书记处指示.对会战的检查督促和组织支援工作。由薄一波副总理主持.国家计委、经委、建委负责。并由三委的只位副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组织领导工作。
“五一”假期,位于黑龙江的大庆油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石油工人们在电子屏幕前,精心操纵着自动化钻机。而在64年前,这里的石油工人们还需要用双手和双肩搬运机械设备。他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早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用三年多的时间,建设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帽子挺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脊梁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奇迹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2019年9月27日拍摄的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的井排。
来源:【铁人先锋】今天,我们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去了解那些国家一级文物背后的故事……王进喜“跑井”检查工作时使用的摩托车【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尺寸重量】长207厘米 × 高112厘米这台两轮单缸摩托车,系“确贝尔-125型”,原产于匈牙利,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王进喜在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