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大国工匠对事业的执着、对技能的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定向大国工匠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勤学苦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成就出彩的人生。”来自企业一线的一位劳模工匠代表说道。
记者 赵波“用技能报效国家、用匠心雕琢精品,一辈子能干好这一件事,就值了!”1月16日下午,全国“最美职工”管益辉接受采访时说。他从1991年进厂,30余年只专心做数控加工一件事,扎根一线做研究,为高铁列车装上了国产“膝盖”。
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记者王井怀)临近春节,成卫东没买年货,也没顾上给自己的工作室挂灯笼。他这几天一直往码头跑,关注新运行的“智慧零碳”码头管控系统的“一举一动”。天津港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在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成卫东也参与其中。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原标题:是大国“焊将”,也是“中国好人”工人日报-中工网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吴子俊11月12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焊接特级技师张明入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身边的大国工匠】原标题:廖丽萍坚守一线28年,完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改造120余座,协调组织智能变电站建设10座(引题)高压线上的安全守护者(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安彦璟 肖婕妤跨越南北200多公里,参加100多座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在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先看到
程明辉张生周介绍弓形“检查棒”。 人民网 程明辉摄仲冬寒夜,万籁俱寂。郑太高铁修武西站褪去了白天的喧嚣,清冷的空气中回荡着机械碰撞交织出的独特声响。昏黄的灯光下,信号工张生周的身影坚毅而沉稳。这里,是他坚守了28年的“战场”。
【一线讲述】编者按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环境、人工智能、冶炼等行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夏立,男,1971年7月出生,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钳工高级技师。从业30多年来,夏立一直坚守一线,用双手攻克百余项技术难关,在丝毫间精益求精,创造“中国精度”。先后出色完成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天眼”工程等多个高端重要工程项目的装配及保障任务。
“信任是一种生产力,要多给年轻人机会”从国内白鹤滩、三峡、溪洛渡、深蓄、葛洲坝,到“一带一路”项目柬埔寨桑河、巴基斯坦卡洛特、南美巴西杰瑞,作为国内水电行业知名的大型水轮机装配试验专家,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装配特级技师崔兴国牵头主持了一大批国内外重大水电工程装配试验工作。
人民网西宁7月11日电 (况玉、实习生谢尹廷)7月11日,由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青海省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大国工匠青海行——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以“弘扬三个精神 助推青海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不同行业的6位大国工匠发挥劳模工匠的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首次启动了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将他们打造成一批新的大国工匠。目前,他们正陆续来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培训。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崔兴国。肖雨杨 摄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3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四川省总工会承办,成都市总工会、新都区委、新都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揭晓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程明辉郑建文正在操作生产设备。人民网 程明辉摄“这里,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零件、每一次装配,都承载着飞行员的信任与国家的期望。”近日,在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某生产车间,气源产线组组长郑建文一边演示,一边耐心地向同事们讲解着每一个装配步骤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