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市民的家里都留存有一些老物件,这些东西是不是古董,要不要留着做传家宝,究竟是什么年代的……这些问题往往会困扰着大家,现在,答疑解惑的机会来了!5月18日,宿迁市博物馆将邀请三位权威专家,免费为您的“宝物”鉴定“身份”!
今年是龙年,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文化内涵随着时间不断丰富深化。怎样更好地了解龙及其历史呢?博物馆自然是绝佳选择,在江苏璨若星河的文物瑰宝中,也有不少带有“龙”的元素和图案。请跟随现代快报记者,一起走进江苏各大博物馆,一起目睹这些文物的风采吧。
(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 通讯员 姚文娟)2月2日,宿迁市博物馆新添“青花山水图通景细颈瓶”和“生肖猴紫砂壶”两件藏品。这两件藏品均为当代著名画家史国富的作品。青花山水图通景细颈瓶,细颈,溜肩,圈足,口径4厘米,腹颈25厘米,底径14厘米,通高42.
2月14日情人节,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各不相同。古人常以铜镜互赠,寓意“明镜照心”,表达对彼此的真挚情感。市博物馆近期展出的丝路镜像——东西方古代铜镜交流展,其中展示的几面铜镜,就反映了中外古人对爱情的向往。一起去瞧瞧。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宿迁市多家博物馆春节不打烊,让人们更好享受节日的喜悦,拥抱新一年的美好。 在市博物馆,一进场馆内就看到满眼的红色剪纸,墙上贴满了各种蛇年造型的剪纸作品,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制作着各自生肖造型的剪纸。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份传承。
温润的青花、刚毅的青铜、光洁的玉器、文人的笔墨、精致的丝绸、萌萌的陶俑……哪一件能讲述您心中的城市?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下,通过专家评选和网友票选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了“代言”江苏十三市的“江苏人气宝藏”。
淮安市博物馆馆藏的运河村战国墓木雕鼓车出土于2004年,是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随葬物,是江苏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战国木雕鼓车,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好和雕刻最精美的木雕鼓车,其纹饰之精美,令人赞赏,在考古学、历史学和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是鲜活生动的历史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宿迁各乡村,一批乡村博物馆、文化馆、村史馆为留存乡土文化应运而生,这些场馆“藏”有乡村发展的前世今生,也有村里的名人实录、乡规民约,更有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成为乡间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