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幅度不同,有广东员工表示,前场拣货工从 0.4 元/件降到 0.3 元/件,后场拣货工从 0.25 元/件降到 0.2 元/件,另一个武汉员工的情况是,后场拣货从 0.21 元/件降到 0.17 元/件。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近日,中国商报记者走访北京某盒马鲜生门店发现,该店有员工佩戴了共享员工临时工牌。该店蔬菜区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盒马召开内部紧急会议,调动阿里巴巴百家数字农业基地,协同上千家果蔬供应商,从上海、山东、河北等地装运食材,通过冷链直通车驰援北京,确保线上线下安全、新鲜、丰富的果蔬充足供应,此外,进货量提升到日常的五至六倍,店内采用循环补货上架的方式,只要商品缺货随时上架。
对贾凡这样的曾经的盒马供应商来说,在变革之后的盒马里,没有了他们公司的产品,“感觉是有点可惜的”。其中一个产品,他从头跟到尾,从最开始拿给盒马试吃,就几乎找遍了市面的所有同款产品做对比,中间的宣传图、产品标语等所有细节,也全程参与,“记不得熬了多少夜”,光是外包装的盒型摆放,就给出了七种方案。
“周末的时候几乎抢不到菜,到了周一才好点。”最近,不少市民发现线上抢菜又变难了。打开各种生鲜买菜APP,都能在首页看到提示运力紧张的文字,将菜品装进购物车结账,好些的可以预订当天稍晚的时间段,不走运的则当天根本无法配送。许多时候,晚上相约第二天也不行,唯有第二天赶早“拼手速”。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盒马变革的冲击波仍在持续。3月6日,“盒马被曝清货关门”的消息冲上热搜。有媒体报道称,多地盒马撤柜关门,其中武汉本月还要再关3家门店。还有用户贴出盒马货架被清空,既没人补货,店内也少见顾客的照片。
作为一名生鲜超市工作人员,疫情以来的这两年,没有什么比“本土新增”四个字更让人揪心的了。而随着成都疫情的到来,盒马创意山店因为疫情原因,临时闭店,为了快速恢复营业,推进线上送货的运力,我的工作变为了前往锦江区的门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