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推演了12000年前的大洪水,华夏各民族最终能生存的地方只能是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部、秦岭中西部及四川盆地四周高山上及山西吕梁山西部高山上。其它地方不太可能有人类能存活下来。本文我们进一步推演12000年~9000年前左右的华夏历史。
夏是原始农耕文明形成的开始,商本东夷,周乃西戒,夷是人背大弓,戒是戈加铠甲,从武器装备上注定西戒最终打败东夷,都是三皇五帝时代四处游居的后人部落,华夏民族一直是互相厮杀形成融合的过程,但真正的华夏文明起源的形成应该是从周王朝统一华夏开始形成,从周王朝开始才形成了最早的大国家版图意识。
6月25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文史教研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质与形态学术研讨会”。
认为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出来了,汉以后,才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据此,得出结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十七世纪,德国耶稣会士柯切尔,根据中文与埃及象形文字的相似性,论述中国人为埃及人之后裔。十八世纪,法国汉学家德经认为,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整个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上古史即埃及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韩国历史:从华夏文明到韩国文明的起源韩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对韩国的历史充满自信,将许多事物都与韩国联系起来。然而,最近,韩国学者金在吉提出了一个与以往观点相悖的历史观点,他认为华夏文明的存在超过一万年,而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