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
图为王敏在论坛上发言。 马铭言 摄中新网青海格尔木6月7日电 (李隽)“我们通过杂质的去除、浓缩转化和富集方式,考察相关因素的影响,获得的碳酸锂纯度达到了99.68%,整个回收过程锂的回收率达到了92.24%。分离耦合再生技术,实现三元短流程再生利用。
文 | 《中国科学报》 见习记者 江庆龄凭借高能量密度、轻便性以及快速充电等优势,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起,便迅速成为能源领域的“宠儿”,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目前电动车仍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频繁充电、低温下突然“消极怠工”等问题,说明锂离子电池仍有极大提升空间。
前言:当前锂电池用久后,易造成手机续航缩水、电动车里程焦虑,并且循环次数低,更换电池贵。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50万吨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近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彭慧胜带领的科研团队发明的电池修复技术让电池“寿命危机”取得革命性突破。
**今日凌晨,一项颠覆锂电池行业的研究成果引爆全球科技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表重磅论文,宣布研发出一种“打针式”锂电池修复技术,仅需注射一针“锂药物”,即可让废旧电池“满血复活”,寿命提升高达60倍!
电动代步车专卖电池坏了就得换,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修复术!随着智能老年人电动代步车,保有量的增多,电池的存量也越来越大,受损的电池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于是,一些人发现了商机。不过,这个商机并不是我们维修师傅的!国人历来节约,对许多东西都有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再三年的传统。
记者从见面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中科院共在广东布局建设7个大科学装置,包括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建的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规划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等,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科技设施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平台等。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废旧钴酸锂升级为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地将废旧钴酸锂直接再生为4.6 V高压钴酸锂,对实现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