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月21日电 (郑莹莹)据上海市民政局21日发布的消息,上海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儿童福利机构即实施封闭管理,直至上海市无中、高风险区域。停止一切外来人员探访和机构内的集中活动。工作人员不得离院,采取轮班制度,在机构内统一食宿。返岗人员应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院。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31日)来到市儿童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孤残少年儿童,并祝全市少年儿童节日快乐。龚正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大家学习更多知识本领,培养健康身心,锻炼强健体魄,快乐茁壮成长。
6月28日,由上海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联合主办的2024科学健身体验营首场公益服务活动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举行。儿童福利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社会大家庭的宝贝。
走进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烘焙工坊,空气里弥漫着黄油香气。7个孩子围坐一圈,正在老师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制作“六一”甜点——曲奇饼干。“我要把最好看的一块留给老师,谢谢她为我们辛苦付出。”男生小孙说。这几个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也都是无人监护的孤儿。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8日电(记者 郑莹莹)以个人兴趣和特长为“原动力”,打造参与渠道、贡献方式皆“多元化”的志愿服务社群——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共益合作社”,整合周边高校、社区、企业等的资源,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让社员“四喜丸子”成为敬老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今天上午,作为2023年“上海慈善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五社联动,同心向善”——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介展示活动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举行。来自民政领域的八个优秀志愿服务进行了集中展示,分享其品牌故事、公益初心和志愿愿景。
近日,上海普陀法院开庭审理了《民法典》实施后全市首批为流浪失智人员子女确定监护人案。2010年10月,一名流浪女子在街头被闵行救助站救助, 后转入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入站时被发现已怀有身孕,2011年6月产下女儿刘某某。
#在头条看世界#隐没于黄浦区的一处生活区域内的普育西路,平凡但不简单。在它与国货路交界的路口,曾有着民国上海最大的留养类慈善机构——新普育堂。普育西路 Puyu 陆家浜路至车站支路。长455公尺,宽4.1~10.8公尺,灌入式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原新普育堂命名。属居民区。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这里是孤残儿童温暖的家,给予了孩子们绚丽的七彩阳光。今天,我们见证三名特殊孩子的成长经历,了解发生在这里的真实故事。小君健今年8岁,就读于市儿福院启心学校三年级,今天也是他在市儿福院度过的第八个“六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