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三十多年历史、3C业界最大展会之一的COMPUTEX2015台北电脑展,将于6月2日-6日在台湾举行,上千家厂商将为消费者展示前沿科技产物,引领下半年消费电子风向,什么值得买资讯中心也将奔赴现场为大家一手见闻,敬请关注“COMPUTEX2015汇总新闻”。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的吧。首先我们要把 M2 跟 SATA 放一起说,我们常说的 M2 其实是 M.2,更多是指一种接口或者插槽,而 SATA 也是一种接口,通常是比 M.2 大一点。
本文仅基于作者帮助朋友,对其未支持PCIe4.0的旗舰级处理器与主板原系统升级,使用WD_BLACK AN1500达到媲美甚至超过市面上现有PCIe4.0固态实际使用效果的相关测试,所以本期文章中您将看到:WD_BLACK AN1500使用体验适用平台兼容列表1.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2.5寸规格的SATA接口固态硬盘变成PCI0E接口的?在你开始思索各种可能的方案之时,OWC已经推出了这样的转接器——Accelsior S,可以把任意2.5寸SSD变成PCI-E 2.0 x4接口的硬盘,速度最高550MB/s,这个配件售价57.
当你购买硬盘时,如果你想了解块硬盘是不是有你所需要的性能,肯定会听到这些名词的,下面我来讲一下各个名词的含义。 M.2 M.2 M.2是固态硬盘的接口或插槽,可以兼容多种通信协议(通道),如SATA、PCI-E、USB、HSIC、等。
由于英特尔终于以其最新平台加入了 PCIe 4.0 支持,目前PCIe 4.0 固态硬盘已经越来越普及,由于PCIe4.0总线带宽翻了一番,因此PCIe4.0固态硬盘的速度也几乎成倍增长。容量:256GB、512GB、1TB、2TB、4TB。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过一个现象,这几年笔记本硬盘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五年前的老本,再去换机械硬盘,发现很难买到了,只能从某电商里面搜索拆机盘购买,而固态硬盘也从原来2.5寸SATA 3接口,变更成为了体积更小的M.2接口固态硬盘,为什么当年称霸一方的SATA硬盘在SATA 3之后就很少见了呢?
【PConline 杂谈】今年,厂商尤其重视PCIe/M.2 SSD,三星、浦科特、英睿达、金士顿等品牌均推出相关产品。一时间,关于SSD接口的讨论又热闹起来。甚至有人抛出观点:SATA接口已穷途末路,PCIe/M.2 SSD将取代之。
不管是A+EKey还是B+M Key,后两种方式用到的都是M.2接口提供的PCIe x2数据通道,借助由ASMedia、Jmicron或Marvell等第三方控制芯片来提供SATA接口,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并且一些较老的型号可能会不支持Trim指令,在连接固态硬盘使用的情况下
近年来,固态硬盘行业的发展呈现着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的同步扩展,深度方面从SATA接口到PCIe,从PCIe3.0升级到PCIe4.0,协议接口的全面提升,不断的深化和推动固态硬盘性能的爆炸,同时在颗粒方面,多层堆叠的TLC,QLC的接连量产,更大容量的SSD不断加速着固态产业普及深化的力度;新兴主控InnoGrit Rainier IG5236首秀,7GB/s性能剑指PCIe4.0。
推荐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自己就能DIY出来,很简单!前言事情是这样的,一般的主板,只有1-2个M.2接口,很多时候是不够用的。所以要将现有的其它接口也转为 M.2 接口……于是,我DIY了一个转接卡,可将PCIE转M.2,SATA转NGFF。这个转接卡增加了主机接口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