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作为人口大国,我国近视的发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的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
上一期我们讲到,目前专家共识的5大近视预防方案。本期我们来看看,到底如何有效的控制近视呢?人的眼角膜是非球面的,戴一般框架眼镜可以矫正近视度数,但只能矫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视力,对于广大周边视网膜来说,会形成周边远视性离焦,而周边远视性离焦是导致眼轴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
近日,有位读者给笔者投稿,分享了她650重度近视后的防控小措施,大家可以进行参考,如果近视度数在增长,先不要焦虑,还没近视的尽快预防,已经近视的就尽快防控。以下是这位读者半年内认真实践眼科主任给的防控建议,成功从650下降到575,发现近视立马防控还是会有好消息的。
近视眼患者在生活中经常遭遇诸多不便,比如,冬天近视镜上特别容易蒙上一层雾,这时你摘掉眼镜,眼前又会出现一片“迷茫”……天天戴眼镜,近视度数会增加吗?导致近视度数增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听听专家怎么说。
——“哎哟,怎么度数又涨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近视越来越深,这眼镜也越来越厚,可太难受了。”——“能不能不涨嘛,或者至少涨得慢一点塞?”随着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青少年用眼程度的加深、户外活动的减少,不少孩子得了近视。
近年来,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逐渐呈现出“发病年龄提前、患病率上升、近视程度高和进展快”的趋势,但很多家长对此不以为意,认为现在科技进步了,孩子近视后可以通过近视手术让孩子看得清晰,但控制近视度数进展也非常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小学娃近视率达36%,到了初中71%,高中飙升到81%,几乎人人都是“四只眼”。无论外面宣传有多么的多,我在这里大家再详细说一下,学术圈公认的控制近视度数上涨,就这三样:大户外、光学手段、中医调理。
疫情3年间,学龄的孩子大多上了很多网课,儿童眼科门诊迎来了持续的就诊高峰,即便是周六门诊,也需要接待高达600人次的就诊患儿,周六的门诊号往往需要提前一个月才能预约上。大量要求检查眼睛的孩子,挤爆了门诊,现场还不断要求加号,检查的队伍环绕着大厅,甚至排到了电梯口。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针对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提出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近视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