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飞行探测作业。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
(记者 闫东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月18日发布信息说,该院研制的中国首套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
李忠, 吴中海, 汪金明, 等, 2021. 利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仪探测巧家巨型古滑坡及其结构面特征. 地质力学学报, 27 : 317-325.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1.27.02.02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消息,由该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观察者网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今年7-8月,该所孙珍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的支持下,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000米的地方,通过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
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研究员孙珍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人员合作,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000米处,通过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