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赵柏暄)日前,内蒙古教育厅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推动全区中小学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在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篮球场上,100多名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在排练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上要展演的篮球操《球娃筑梦》,“前后拉球”“左右换手运球”“双手运双球”……各个篮球动作,孩子们做得有模有样。
来源:【襄阳日报】学生在教练(右)的指导下进行拉单杠训练 全媒体记者杨洋 摄□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周磊寒假期间,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宅”生活,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
为了真正做到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下来,同时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我们尝试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所学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展开练习,使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牛伟坤 潘之望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北京中小学体育课有了新变化——开学一周,分层设计体育课和课间操,学生自己监测身体健康状态,课间游戏和家庭作业作为辅助……各校出妙招,帮助学生安全健康地“重启”体育活动。
这个寒假,数学老师袁德香给孩子们布置了体育作业——每天打一套五步拳。袁德香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角奎街道炳辉小学一年级12班的班主任,她不仅教数学,还把自己的爱好教给了学生。每天下午课后,袁德香班里40多名同学都会在操场列队,跟着她扎马步、练武术。
为践行“双减”理念,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力,切实减负增效、控量提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教师组成设计团队,积极参加盐城市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
寒假前,七中万达学校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业——每天体育锻炼,家长签字。“过年胖三斤——要是寒假没在家完成学校布置的体锻作业,开学一过秤那就‘原形毕露’。”校长刘强说,“我们希望通过称体重,监测学生体质、寒假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家庭教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