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书法坞整理修订,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米芾常喜欢到太湖之畔游山玩水,吟诗赏石。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九月,应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之邀请,赴太湖近郊的苕溪游览。正值时宜,米芾遣兴抒怀之余赋诗数首。临行前,林希取出珍藏二十多年的蜀素一卷,请他题写诗文。
当艺术家的造诣到达了一定的境界,几乎与疯子没什么区别。唐朝出了个“张颠”,到了宋朝,又出了个“米颠”。这位“米颠”就是米芾,但他没有什么自知之明,他曾问苏东坡:“大家都说我疯疯癫癫,你觉得我是这样的么?”苏东坡回他三个字:“吾从众。”苏东坡都如此说了,米芾也就认了。
米芾《新恩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新恩帖》是米芾写给一位侍郎的信札,单字大小仅2厘米左右,但放大来看依然神完气足,气势逼人。此帖是米芾50岁后的晚期笔墨,炉火纯青,个人风格已十分成熟。【释文】新恩吏部侍郎台坐。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 (今江苏镇江) 。曾任校书郎 、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人物名片:米芾(1051—1107 年),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长子米友仁(1074—1153 年),字元晖,世称“小米”。书法家米芾,十分擅长制造典故。他拱手哈腰,对着自己心仪的石头,至诚恭敬那么一拜,凝固为成语“米芾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