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争鸣】作者:景峻洋(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戚良德先生在《〈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2021年12月6日《光明日报》13版)一文中指出:“(《文心雕龙》)所谓‘文评’与‘子书’皆为传统之说,他们的相互包含毕竟只是一个略带艺术性的概括,并非准确的定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近日,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2》播出第十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之作——《文心雕龙》。节目以南京钟山上的一次考古发现为引子,以专家介绍和话剧演员演绎的方式,全方位再现了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过程。
刘勰(音同协)30岁那年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手持丹漆礼器,追随孔子向南方而去。醒来之后,刘勰认为自己得到了圣人的启示:“圣人这么难见,我竟然有幸在梦中相随,太荣幸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弘扬儒学、立言传道。于是,刘勰开始动笔写作《文心雕龙》,时间是在南朝齐的末年。
2003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