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新质互融,算力共振”为主题,在北京·望京成功召开2024年新品发布会,重磅发布了新一代550计算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天工量子大脑550W”及开物SDK等核心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出量子计算与AI的融合,是实用化量子计算的起点。
昨日,国内实用化量子计算代表企业玻色量子以“新质互融,算力共振”为主题,在京召开2024年新品发布会,重点发布了新一代550计算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天工量子大脑550W”及开物SDK等核心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标志着实用化量子计算的新起点。
回到550系列上来考虑到技术路径,假如我们需要一台足够强大的算力设备,而要达到电影中550W的计算能力,即使把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加起来都不够,所以要实现550系列的超强算力,就目前而言,或许只有量子计算机才是出路。
喻思南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搭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量子计算机必将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吸引全球超过500万人次访问;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550计算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从550A迭代到550W,能够推算地球危机、赋能数字生命、驱动上千座行星发动机……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无处不在、洞悉未来的智能量子计算机“MOSS”被誉为“全场最有价值的道具”。科幻照进现实。
电影《流浪地球2》已经斩获了三十多亿票房,虽然上映多时,但在网络上讨论热度依旧很高。在电影中各种充满“硬科幻”美感的人工智能设备,备受影迷关注。在这当中,最神秘的当属无处不在、洞悉未来的智能量子计算机“MOSS”。MOSS的名字来自影片中550系列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
本报记者 倪 浩 王 一 陶明阳“本届中关村论坛上,中国展示出在人工智能(AI)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进步,并快速制定了协同有力的治理框架。我对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感到非常乐观。”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项目主任肖恩·欧·海格缇28日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飞驰的人工智能需要“飞驰的算力”一边是越来越复杂的计算问题另一边是增长乏力的算力供给传统计算机已经不够用了再者超级计算机是“吞电巨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耗电量相当于一个小型火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如何节省更多能源?
阅读提示从科学到科幻,再从科幻到科学,这场文艺作品与科学科技的碰撞,创造出了无数的意想不到。国家级科学家团队全程护航国产科幻影视向世界远航鸣笛,在这个过程中,也向更大的受众群体播撒了科学的种子。对于中国的影视产业和科普事业,这都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宇宙闪烁是否真实存在?
新华社合肥1月27日电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从科幻回归科学,想象中的它们能实现吗?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行星发动机造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