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落地十日,执行情况如何?记者探访发现,一些北京市民已感受到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但行业全面落实新规仍需时间。面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要在数量增长和服务提升之间实现平衡。探访:已有市民感受到新规效果快递新规落地一周,部分北京市民已感到新变化。
本报记者 李冰自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至今已“满月”。《意见》发布以来,北京、深圳、广州等多地开展优化支付服务行动,同时机构端也抓实落细实施具体工作,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
“我患强直性脊柱炎3年多,这次就医通过医保门诊报销,自己只花了254元。”近日,修水县义宁镇秋湖里社区居民方磊笑着说。今年以来,修水县医保局以政策更快落地、办事更加高效为切入点,全面打通医保新政快速落地“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医保政策调整带来的红利。
来源:北京商报3月3日,距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被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管理不到一个月。可以预见的是,大部分中、小以及不具有研发资金实力的射频美容仪企业将在这次调整中退出市场。随着射频美容仪明确按照Ⅲ类医疗器械监管,整个市场将迎来巨变。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针对争议较多的快递不上门,而是将快件自行放到自提柜、驿站等终端这一问题,快递新规有了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情节严重的,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按照新规,快递企业如有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情形,最高将被处罚3万元。新规施行后,打不打电话、送不送上门、快递费应不应涨价等问题上,同一区域、不同公司快递员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下称“新规”)于去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一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抛扔快件、踩踏快件,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明天进入2025年2月,国家和地方层面将有多项民生利好接连落地,比如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开始执行,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四项养老行业标准实施,助力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安心的服务……这一波民生“福利”,抢先了解。
5月17日,央行围绕优化住房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本周,楼市新政迅速在广东落地,5月24日,佛山、江门等19个城市宣布下调首套房首付、取消利率下限。一连串的重磅政策下,市场反应到底如何?南方+记者实地走访。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总台记者谭瑱 杨昶 刘润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下,外卖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卖骑手穿梭在大街小巷、与时间赛跑,为的就是把热乎的餐品准时送到顾客手中。
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儿童票计价方式由按身高调整为按年龄实行优惠。截至目前,铁路部门已按新规免费发送6岁以下儿童旅客超过4900万人次。近年来,我国铁路出行网络日趋完善,儿童旅客数量持续攀升。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下称“化债”)新政正快速落地,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对化债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整理发现,截至12月12日将有江苏等28个省份合计发行约1.99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也意味着一揽子化债新政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