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原始图腾,是中国人眼中神圣的存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里这样描述它:龙有鳞虫那么长,和九种动物比较像,它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上有81块鳞片,乍一看仿佛是用几只动物器官拼接而成。
我们中国是龙的国度,龙的传说多姿多彩,古老的智慧之书《周易》里,便隐藏着一些奇幻的龙的传奇。而从“物质”证据的层面看,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大众熟知的与龙相关的器物应该是红山文化的“中华第一龙”玉“C”神龙和安徽凌家滩文化玉龙。
潮新闻客户端 杨晓杰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一直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承载着百姓的信仰与期望,是一种超越凡尘的存在。它高居九天之上,遨游四海之间,不可捉摸。
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先秦及秦汉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关中国龙的绘画作品,与《人物龙凤图》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河南温县武德镇春秋盟誓遗址出土玉龙佩。图片由演讲人提供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蟠龙纹陶盘。图片由演讲人提供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代文物赤金走龙。新华社发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等。
作者:甘正气(《楚帆》主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对善恶有很强感知力的神物。龙的出现多为吉兆,包含“龙”在内的“麟凤龟龙”,被《礼记》称为“四灵”。它们如果出现,可以视为国运昌盛的征兆。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龙显出身形,则是当时社会出现不公的表征。
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文/本报记者 史林静 谈昦玄)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也是中国春节获列联合国假日的第一年。龙春联、龙灯笼、龙玩偶……春节将至,一切和龙相关的事物,正装点着中国人的生活。放眼寰宇,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像中国人这样热爱龙,并自称为“龙的传人”。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龙的记载:烛龙:烛龙是人脸蛇身的山神,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呼气为冬天,吸气为夏天,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