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副武装的国军,即便七千人的东野四纵,战到最后只剩120人,也誓死保卫阵地。面对蒋军的三路进攻,东北野战军迅速展开反击,而塔山是他们进入锦州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是为了阻断蒋军支援锦州,另一方面是为我军攻打锦州,争取时间,这次塔山战役对于我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东北野战军的纵队编制在解放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东北野战军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纵队编制更是独具特色,成为解放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东北野战军纵队编制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迅速扩充,原有的旅、团级建制难以满足大规模作战的指挥需求。
引子:前几日春暖花开的时候,曾去河北保定踏青,白天游历了保定军校纪念馆,华灯初上,微醺的我们路过了原38军的军部大门,这便是当年的“万岁军”司令部驻地了,作为军迷不免要驻足,然后目视良久,再然后差点把哨兵吸引出来,再再然后匆匆逃离,这可是真事儿!
1949年2月间,三大战役全面取得胜利后,东北野战军主力集结在平津冀地区休整,解放军总部派出一个调研小组,深入各部队考察编制和装备情况,他们惊讶地发现,由东野第2纵队整编而来的第39军,建制兵力已经突破70000余人,且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装备数量,也大大高于额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