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5月10日电 题:AI科技助力广西“新农人”:让田间地头“稻香鱼肥”作者 俞靖 王以照 黄昕洋在广西宾阳,大片水稻田已结束机械耕种,进入田间管理阶段。近日,85后“新农人”郑成功熟练地向记者介绍先进农机设备。“从前传统水稻种植多以‘一人一牛’的耕种形式。
“越南跟过去的中国很像,正在工业化,我们都担心产业链转移到越南,我父亲的工厂也在这一浪潮中转让,耐克等工厂都去了越南,但越南也会面临的问题是,这么多工厂搬去,农村的年轻人也没了。反过来越南又从我们这买农业无人机。”在位于南疆基地的办公室里,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对记者分享。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作为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的一名技术员,隆晓每天早晨八点半到岗后,不是走进菜棚和鱼棚内实地巡检,而是打开手机查看每个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或者是作物的生长状况。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人精益求精、孜孜不倦,也有人不断尝试,只为实现梦想。两年前(2022年),来自四川成都的95后小伙儿汤鑫晨,从互联网大厂辞职,回到家乡邛崃,成了新农人,这两年,他在村里做了些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里,范迪芳和AI一起“搭班”打理。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1月17日13时,南京江宁区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一处玻璃温室大棚内温度升到26度,天窗随即自动打开,循环风机也转了起来。正在给番茄藤修剪老叶的范迪芳,当了大半辈子传统农民,对此早已见惯不怪。
王丹的职业身份一会是授课的讲师,一会是直播主持,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她新的身份将是一位AI主播。“大家好,我是AI主播丹姐。”再过些日子,以王丹为原型设计的平谷首个新农人AI人工智能电商主播,就要正式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