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枕流公寓出生长大的,在父母都过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想过搬家,但想想还是不舍得这个地方。我妈妈的房间,还一直保留着原样,他们结婚时的家具都留着。不舍得,那就住下来吧。我想把这个家庭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枕流公寓这个文化遗产,也有义务传承好这段历史。
作者:罗怀臻一不久前的某日下午,我不经意地打开电视机,不经意地调换着频道,不经意地与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邂逅。电影拍摄于1953年,那年范瑞娟29岁,袁雪芬31岁,与今相隔71年。
【舞台艺术众家议】 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映70周年。越剧《梁祝》对民间传说多次修改、去芜存菁,曾被赞誉为“戏曲改革的典范”,在当年的广泛影响带动了其他经典剧目的创排,对当下戏曲传承有着启示意义。
1宁波镇海下面有个小镇叫小港,小港镇里有个港口村,港口村里有个姓李的年轻人,1822年到上海来当学徒,从沙船工人起家,继而投资钱庄、垦殖、轮船和保险业,成为享誉沪甬两地的富商巨贾。李家后裔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在上海大量收购地产,建设房屋。
1、六十年代初,上海越剧院赴港演出 ,著名演员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金采风等与港星合影,她们均穿着华丽、典雅的旗袍,惊艳众人,尤其是徐玉兰老师(前排右4),舞台上是英气儒雅的“小生”,舞台下穿着旗袍尽显婀娜多姿的女儿本色。
这些越剧名家大合影的老照片,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记录着越剧舞台姐妹们在光影交错间,将舞台上的风华绝代与台下的真挚情感,交织成一首首无言的诗篇,流传于世,让戏迷朋友得以窥见她们那份超越舞台界限,纯粹而炽热的情谊之光。1、越剧宗师们齐刷刷都站这里了!
淮海中路2号是这条著名商业街的第一个双号,落在兰生大厦;其实,这栋楼的门牌有2和8号两个。有意思的是,2号这门牌从不独自而立;早在上世纪30年代,霞飞路(今淮海中路)2号与6号同挂万丰米号。后换了万丰绸布却双门牌依旧,为2和8号。
12月6日至8日,“越韵东方展演周”亮相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汇聚越剧徐、王、范、傅、陆、金六大流派,连续三天带来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12月6日,《红楼梦》打响头炮,由上海越剧院徐(玉兰)派小生杨婷娜饰演贾宝玉,王(文娟)派花旦李旭丹饰演林黛玉。
一2025年元月,越剧《我的大观园》开启新一年舞台艺术新气象。还是在2022年,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多场研讨会和纪念活动谈及一个现实话题——当下越剧界亟须新的一代崛起。这个话题延续至今,一直在被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