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2日讯(记者徐丹 通讯员孙亚云)9月12日,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 赋能产业新质发展”为主题的北斗应用大会在汉开幕,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8日讯(记者陈永权)北斗原子钟让江汉关塔钟3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首颗医学遥感卫星可存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影像,厘米级北斗导航芯片让无人驾驶车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9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请看系列报道《硬核武汉,中国骄傲》——《上下游产业集聚 光谷打造北斗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定位芯片相当于导航设备的“大脑”。在光谷,成立于2014年的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实现北斗高精度技术与消费类芯片架构结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自主研发出两代领先全国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启梦”系列,助力湖北占领北斗产业链的上游。在9月23日的中国北斗产业大会上,梦芯科技 “北斗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共享单车行业秩序管理的创新应用 ”项目荣膺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 “金奖”。“北斗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共享单车行业秩序管理的创新应用 ”项目采用的北斗定位芯片由梦芯科技自主研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杨柳静 武汉报道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武汉市举办的2024年北斗产业融资对接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武汉全市已聚集超300家北斗相关企业,其中上市企业5家,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集群
【武汉市北斗产业规模有望突破640亿元】财联社12月30日电,截至目前,武汉全市已聚集超300家北斗相关企业,其中上市企业5家,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集群。据透露,2024年全年,武汉市北斗产业规模有望突破640亿元。
9月12日至13日,北斗应用大会在武汉市经开区举办。为何大会选在武汉经开区?这与经开区的标志性产业“汽车”有关。经开区被誉为“中国车谷”,这里汇集了东风公司、路特斯等名牌车企,集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个整车工厂,在建新能源汽车产能超140万辆。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通讯员 吴迪9月20日,武汉市武昌区举行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将新建一栋教学楼。据介绍,武昌区本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34.8亿元。其中轨道交通8号线水果湖站配套综合开发等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总投资7.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摄影记者 肖颢通讯员 孙亚云9月12日,北斗应用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现场发布《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大会举行期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就北斗产业发展相关话题,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采访。
智能驾驶会加速到来吗?9月11日-13日,北斗应用大会在中国“车谷”举办。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工信部遴选一批试点城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此次遴选主要针对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工业制造方面,汽车是北斗规模应用的第一大领域。
时隔4年,北斗应用大会再次回到武汉。9月11日至13日,北斗应用大会将于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九派新闻从会上获悉,通过与协会领导和院士专家们商量,并向自然资源部领导请示,大会将永久落户武汉。北斗应用大会曾在多个城市举办。
9月12日,在2024北斗应用大会上,武汉经开区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高层次产业对接,加快构建北斗产业生态,推进北斗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武汉经开区也与15家北斗相关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三届年会在武汉经开区开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0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吴迪)9月20日,武昌区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湖北省北斗产业集群综合数字赋能平台项目启动,助力全省北斗产业打造“数据供应链”。 湖北省北斗产业集群综合数字赋能平台项目效果图。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之一,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加速武汉北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21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武创荟”·北斗+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发展专场对接活动在光谷举行。
正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30周年,伴随着武汉形成相对完整的北斗产业链,近日,中部地区首个国家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湖北武汉。位于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能够对CT、雷达、汽车等大型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