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动充电设施由电网直接供电。电网企业应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充电设施,尽快实现向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直接供电。
市商务委介绍,自2024年10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对个人用户交投并报废本人名下在本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含电池),且购买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新车,本市给予个人用户一次性500元购车立减补贴。
自2024年10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将对个人用户交投并报废本人名下在本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含电池),且购买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新车,本市给予个人用户一次性500元购车立减补贴。
自2024年10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对个人用户交投并报废本人名下在本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含电池),且购买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新车,本市给予个人用户一次性500元购车立减补贴。
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商铺外摆位管理等问题,6月13日,上海市长宁区黄金城道步行街共治委街区共创会在友好商户——中国银行黄金城道支行内召开。虹桥街道、黄金城道步行街管理处、街区商铺代表等针对《黄金城道步行街街区守则》新增条款展开讨论。
10月15日,上海市商务委召开通气会,详解上海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澎湃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10月16日,上海首批315家可“立减500元”的门店上线,优惠可叠加享用。符合条件的消费者购买新车时要交付旧车,现场登记,当场立减。
深夜上海几条越江隧道里有一些特殊的身影↓↓↓这些非机动车驾驶员正以“龟速”驾驶车辆在隧道内贴边通行有的晃晃悠悠感觉非常不稳更有的甚至停在路中间看起了手机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机动车不得驶入越江桥隧等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区域。违者罚款50元。
6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修订后的管理条例细化了禁止性规定。比如,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不得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等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停放或充电。新规还进一步明确了监管主体和法律后果,为执法落实提供制度性保障。
近日,上海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的公告,2024年11月1日起实施,详见↓01要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现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自2024年1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介绍,在外骑行电动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戴头盔、按灯走、不逆行、走非机动车道,这些都是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基本准则,也是守护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些安全小tips!
整治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戴安全头盔不系扣,自欺欺人中午时分,行经杨浦区隆昌路长阳路路口的电动自行车络绎不绝,多数骑行者都佩戴着头盔,但仍有个别未佩戴头盔的人被执勤交警拦下。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是上海正在开展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所聚焦的六类突出违法行为之一。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很多家庭出行代步的首选。然而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电瓶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引起的安全事故会给市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非机动车凭借其独特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早已成为市民出行的得力助手。然而,部分骑行者为求速度图方便,无视交通法规,冒险穿越高架桥、下穿隧道,甚至频繁在机动车道中穿梭、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等,这些行为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
好消息!上海复兴东路隧道改造即将完成,2月16日起夜间特定时段内,电动自行车可在隧道上层通行,满足市民跨越黄浦江需求。在此之前,轮渡停航后非机动车过江“无路可走”,不少人选择“铤而走险”,在越江隧道内贴边通行,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