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江南福地”之称的江苏省常熟市一直给人低调的印象,但纺织服装产业确实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鲜明名片。作为探索出苏南模式“碧溪之路”的一方热土,常熟长期居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一方阵。伴随着常熟撤县设市40年发展,常熟也不断将纺织服装产业这个名片擦得越来越亮。
常熟,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这里自古便是江南富庶地。在撤县设市后,拥有苏州市最大农村版图的常熟先通过10年努力建成了一批农村现代化先行村,后又以“育繁推”一体化推进种业振兴,“千村美居”结合“五治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智慧农业”“智慧农村”,逐渐让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农村的实景,将“鱼米之乡”的福分延续下去。
说到苏州的四县市,整体感觉都是比较强的县级市,尤其是昆山和张家港。虽然,现在很多人把常熟认定为苏州县级市中的“老三”,但翻看历史,其看地盘所在的潜力来说,常熟又是最具潜力的,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未来更容易创造辉煌。
第一,苏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级市,2020年GDP已超过2万亿,排名中国城市第6位。第二,苏州是小马拉大车,主城区的经济只能在一般,在中国地级市中并不占优势,但下面的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个个牛气冲天,名列中国百强县的前列,正是这些实力强劲的诸侯经济将苏州送进了中国经济的头等仓。
西周初名海阳,西汉初设海陵县,隶属临淮郡。1954年泰州是省直辖市,1958年和扬州一起降为专辖市,1983年市管县改革扬州升为地级市,泰州降为县级市,1985年泰州升为省单列市,1996年再度回归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