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民国时期浏阳文市商会的蔺同仁通票,蔺同仁是浏阳文家市卖鞭炮的老字号,这蔺同仁应该是跟泉江蔺氏家族有关的,浏阳南乡的文家市镇是泉江蔺氏的聚居地,大概有1万多人,特别是在玉泉村,70%的村民都姓蔺。
蔺氏家训(通讯员:李娜、曾惠华)语文课本里的《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千百年来被视为忍让团结的经典。在浏阳市文家市镇,有两万余名蔺氏族人,他们是蔺相如的后裔,族谱中记载了他们的足迹与辉煌。在祠堂前舞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作者▶老李趣史编辑▶老李趣史引言:蔺相如的名字对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在语文教材上多次出现,“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的典故早已家喻户晓。
蔺家河村,隶属复兴区康庄乡,距赵王城遗址约4公里,村南有一条河叫蔺家河。在各本《邯郸县志》的“古迹志”里都有“蔺相如宅,在县西南二十里,今其地名蔺家河”的记载。村中老辈子人传下来都说该村就是蔺相如当年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蔺相如出身微贱但热爱国家,出使秦国时不畏强权维护国家荣誉,廉颇则战功彪炳,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蒋,这两位也算不打不相识,蔺相如通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等优异表现赢得赵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卿,跻身赵国政坛高层,而廉颇对这个宦官门客十分鄙视,总想找机会羞辱他一番,而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
(为蔺相如立雕像。右起第一位就是孟毅)孟毅,生于1934年,今已82岁高龄,籍贯是曲阳县西相如村。1950年,年少的他参加了革命队伍,后调到贵州工作,1995年退休,是几近失传的“皴书”挖掘和传承者,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