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武汉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高峰,满清重臣湖北广总督张之洞督鄂长达18年之久,在武汉办学堂、开兵工厂、开煤矿、建铁厂、修铁路、筑大堤,使武汉,将武汉打造成了清朝最大的工业基地,也使得武汉一跃而为“仅次于上海的大都会”。
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张照片,称自己与朋友在广州乘地铁时,在从嘉禾望岗去天河区的路上,遇到了叫“黄陂”的一站,于是便和朋友展开了讨论。广州地铁6号线“黄陂站”这名网友认为“陂”应该读作“pō”,而他的朋友却说,“这不是武汉的黄陂吗,应该念作‘pí’。
发现黄陂和武汉的关系。真是扯不断,理还乱。1949年5月25日,武汉市政府成立,宣布划前“汉口市、武昌市及汉阳城区所辖地区成立武汉市人民政府”,几个原属于汉阳府和武昌府的郊区,武昌县、汉阳县、黄陂县、孝感县、汉川县暂时不属于武汉市人民政府管辖,划到孝感专区。
从3000多年积淀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到遍布全域的木兰群景,从山川峡谷到灵秀草原,从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盘龙文化、红色文化的底色浸染,到赏花、夜游、民宿、露营的特色引流,黄陂文化和旅游事业风华正茂,形成全域生态、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汉口和黄陂的关系,很多人都讲不清楚武汉三镇中,武昌区和江夏区、汉阳区和蔡甸区的关系,大部分人都很清楚,毕竟几十年前他们还叫同一个名字,但说到汉口和黄陂的关系,别说这30年来武汉的700万外地人,就是本地土著,搞明白都没有几个。
前言:黄陂有两个地方,一个叫前川,是个街道,一个叫后湖,是座湖泊,于是有网友私信问小编这两个名字有何来历,小编遍查资料后,回复如下:古人习惯将南面称之为“前”,北面称之为“后”,所谓前川,是从当年县城的角度看,对城南河流及其周边平地的叫法,而后湖,则是从汉口的角度,将北面的这大片水域贯之以地理上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