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事故,能应付就不容易,想懂全不可能! 创业如逆水行舟,风平浪静只是童话,冲突才是常态,要么能驾驭冲突,要么让冲突碾压,柳传志与孙宏斌,都是处理冲突的高手,在情感、权力、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如何把握分寸,怎样看待彼此?
楔子北京海淀区,1994年3月,苏家陀镇温阳路上,有位长相白净的高个年轻人,在踯躅前行,正午的阳光把他锃亮的光头照地十分亮眼,他背后是海淀区看守所。他叫孙宏斌,今天是他被释放的日子,4年前,因为挪用公款罪名被逮捕,举报人是公司的老总柳传志。
四大巨头仅剩下万科,国资系也不安全了,行业一哥碧桂园、拥有国资背景的远洋集团相继爆雷…30年前,融创董事长孙宏斌的梦想是“做一家全国性的大公司”,这个梦想曾推动他勇往直前,不惧风险,但又不是鲁莽草夫般的搏斗。
今天我们继续讲大败局,讲一个狂人中的狂人,地产界大师兄—孙宏斌,前顺驰地产,今融创中国的大BOSS,之所以叫他地产界大师兄,是因为这位狂人,在行业大会上,当着行业老大的面,说了断水流大师兄相似的话,“我不是针对谁,我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就是这么狂!
联想终于走上了正轨,但柳传志无法轻松下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考虑。时间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柳传志逐渐意识到,联想原有的老人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精力还是管理理念,都无法应付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有鉴于此,他开始到处物色年轻的接班人。
前文我们多次提到“孙宏斌事件”,却没有对事件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稍加回顾。柳传志喜欢谈立意高远,这是他对班子成员的基本要求之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退出画外看画,才能看清画面的整体。这些是他对其他班子成员的要求,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
房地产、互联网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认为的当下最挣钱的两个行业。玩得转房地产,也许就能玩转互联网。因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点:交易背后还隐藏着其他交易。贾跃亭曾经年会上翻唱过《野子》这首歌,歌词中有一句话,“我要握紧手中坚定却又飘散的勇气,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贾跃亭了不起。
本文收录于#产业面孔#1月中,科技风如期吹遍太平洋彼岸,美国拉斯维加斯,千家中国企业出现在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在场的消费电子行业的人有些兴奋,他们觉得,今年是AI PC(人工智能电脑)的元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便是其中的一位。
IT历史连载176-联想公司之2年巅峰到入狱-88年入职-孙宏斌孙宏斌说“我是一个不太爱往后看的人,我一直往前看。”孙宏斌说“很多事情本身没有错不错的,就是看你的时间、地点、分寸,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摆在这个环境下是好事,摆在那个环境下就很糟。你一定要把环境想清楚。
联想创办初期,除了柳传善后来所说的“创业11人”之外,还有于1980年代末期又加入了一大批年轻人,跟随他和倪光南一同打天下,有几位后来比较出名,被业界视为柳传善早期的“最得意门生”,他们是融创的孙宏斌、神州数码的郭为、联想集团现CEO杨元庆,原联想总栽朱立南,联想全球消费集团总裁。
1988年5月,联想公司(当时叫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发展公司)第一次在报纸上打出了招聘广告。经过层层选拔,共有58人被录用,其中有三个人日后在职场上大放光芒。他们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
“教父”一词本来是指基督教里面在制定或阐述教义方面有权威的神学家,近代这个词让公众熟悉是因为1972年演绎美国纽约黑手党头目的经典影片《教父》,除了是对黑手党头目的一种尊称外,现在也多指某个领域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而谈到中国商界能被称为商业教父的人,在很多人的语境里非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莫属。
在司马南不断的质疑联想质疑柳传志的时候,当下有另外一个声音值得关注:极力的热捧倪光南,极力的贬低柳传志,甚至有一种论调说如果当年是倪光南战胜了柳传志,如果是柳传志离开了联想,联想的今天会完全不一样,也许中国目前面临的那些卡脖子的难题诸如芯片,操作系统等等早就已经解决了,联想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组装厂,甚至还把孙宏斌拿来背书,因为孙宏斌就曾经讲过联想没啥核心技术,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1988年,联想公司第一次在报纸上打出了招聘广告。在此次招聘录用的58名新员工中,有两位年轻人日后成为柳传志的接班人选,一位是25岁的郭为,一位是24岁的杨元庆。当时负责面试的人员日后在接受采访时坦陈:“那时候真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