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弟子规.李毓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是孔老夫子的言行记录,《弟子规》并不是一篇普通文章,他是圣贤的教诲,是圣人的训导,而它的基本的原则,是那开篇老少皆会背的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弟子规》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什么说有余力则学文?有余力才去学习古代圣贤吗,还是说把孝悌谨信和泛爱众做好后,再去学文?学文没有前面几点重要?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