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开始养藏、滋阴补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那么,正值寒冬,我们该如何补肾养肾呢?今天,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伟敬教授在此分享简单又实用的相关调养秘诀。
如果你只是上了一天班后觉得累到不行,就嚷嚷着自己“肾虚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真正的肾虚,是你啥都不干都觉得累,天天腰酸背疼腿抽筋,年纪轻轻就长了很多白头发,记性变得越来越差,经常丢三落四的,还会出现尿频,夜尿多、欲望减退等情况。
古语有云:脉有假脉,舌无假舌。舌象是健康的风向标,每天早晨洗脸、刷牙、照镜子的同时伸出舌头看一眼,就可以大致判断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这也是中医诊察的核心技术之一——见微知著,今天在这里整理四种肾虚的舌象表现供大家参考。1、肾阴虚舌象特点:舌色红,舌苔少且微黄。
鹿茸炖鸡汤寒冷的冬天都能煲的适时宜令的汤。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款老少咸宜四季的靓汤。食材:鹿茸,正南枣,党参,黄芪,枸杞,鸡肉适量做法:1.将老鸡飞水备用2.所有食材放进炖盅内,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补腎壮☀、增强体质,让你在秋冬季节也能活力满满。
多少人在饭桌上听过类似的“忠告”?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男性,身体稍有不适,就会被亲朋好友建议“补补”。于是,补肾类滋补品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救命稻草”,而鹿茸——这一被认为能“益精血、壮肾阳”的中药材,更是备受推崇。
都说东北有三宝,人参,梅花鹿和不老草,其中人参和不老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梅花鹿更是全身都是宝,鹿血更是被誉为古代宫廷补肾壮阳的专供,而鹿茸古人是这样介绍它的,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