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选聘和管理工作,推进中小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合力,日前,成都市教育局组织起草了《成都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实施方案》,“意见”囊括了法治副校长主要职责内容和选聘条件及程序。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介绍,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可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进行普法教育,督促和指导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参与校园欺凌的认定,教育和矫治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等。
记者从教育部2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长制度,教育部经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中央政法委的指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制定出台《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
17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有关情况。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有关工作的人员。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近日联合印发《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通过2至3年努力,形成机制健全、常态运行、保障有力、考评科学的法治副校长工作体系,并优先为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了进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长制度,教育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经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于2021年12月27日以第52号部长令颁布,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教育部去年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了五类校园欺凌行为,分别是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这些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造成消极影响,甚至会一直延续到学生成年之后。
本报讯 9月20日省司法厅消息,围绕“八五”普法规划,我省全方位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方面,已实现全省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法治副校长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
来源:【华声在线】汪代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上海市每所中小学校配备至少1名法治副校长。自2022年5月1日施行《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来,各地学校大多配备了法治副校长。
记者从教育部2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长制度,教育部经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中央政法委的指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制定出台《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
“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是让大家心有所向、行有所依,也是告诫大家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秋季新学期伊始,青岛第一中学的“开学第一课”由该校法治副校长、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魏雪飞法官开讲。她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讲解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及校园安全等成长“陷阱”。
近日,这起校园欺凌案审结,法院判决4名被告及其监护人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58万元。这不仅给了受害学生、家长和公众一个交待,更提醒大众要及时正视这类校园中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切不可莫视其为学生间的“玩笑打趣”。
又至开学季,恰值教师节,检察官“兼职教师”法治副校长们再度活跃于校园之中。未成年人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有限,且在互联网浪潮中深度参与,易受良莠不齐信息的影响,进而扭曲“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