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工艺,是一种利用木质构件间的凹凸结合构造,通过榫头与卯眼的精准咬合,实现木料间牢固且灵活连接的技术。榫卯结构无需钉子或胶水,凭借木质本身的力量和形体设计,创造出既稳定又具有弹性的框架体系,在建筑、家具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承载力与艺术魅力。
池启贵,男,福州市闽清县人,出生于1968年6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技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国际注册高级项目管理师,中国地质大学法学本科、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本科学历。
榫卯之间探寻古建筑“营造密码”——记国家级非遗项目古建筑修复技艺平凉大雄宝殿藻井莫高窟传承人胥元明在雕刻木构件工匠在修复古建筑敦煌阳关博物馆同仁隆务古城门湟源七星塔临夏市茶马古市步行街兰州市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华夏第一长廊”青海互助土族园牌坊门民族日报记者 刘刚林 马健古建筑是世界
中新网运城5月22日电(记者 李庭耀 杨杰英)广仁王庙,中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已在河东大地矗立上千年。22日,来自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惊叹于榫卯之间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传统院落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北京的四合院,没想到在江苏盐城,由60多位南通工匠精心打造出了一座中国首个金丝楠木四合院,占地1000平米,建筑面积近700平米,是一座二进院落布局,全部建筑都是榫卯结构,一颗钉子都没用,阳光下金灿灿的极为震撼,这座金丝楠木四合院价值2亿多。
榫卯和斗拱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这种巧妙融合了力与美的构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日前,徐汇区虹梅街道组织社区青少年在航天新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通过亲身参与动手拼搭,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古代建筑技艺的精妙,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全椒县太平古城中的缙福楼巧妙的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不用一颗钉子。什么是榫卯结构呢?说起中国古代传统的技艺,很多人会想到剪纸、雕花等等,其中有一样“榫卯”相信也是很多人听说过的。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相依,凹凸结合,匠心独运,经典永流传。
来源:【人民日报】陆耀祖在搭建建筑模型。【绝活看点】陆耀祖,江苏苏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他熟练掌握传统建筑营造中的各项技能,曾参与苏州寒山寺修复、苏州北塔公园建造等项目。
人民网贵阳1月22日电 1月21日下午,由多彩贵州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和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贵州屯堡喜屋古建筑榫卯模型发布会在贵阳市多彩贵州城举行,正式对外发布贵州屯堡喜屋古建筑榫卯模型。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