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 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日前发布《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和税目。调整后,我国关税总水平保持7.3%不变。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不少外媒也对此予以关注,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将降低部分再生铜和铝原材料的进口关税。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最早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这一举动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贸易紧张局势。特朗普认为美国出口汽车在国外市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而他的“对等关税”策略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从价关税。本轮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加征关税“节奏快”,特朗普政府意欲采取“先征税后谈判”策略强化其关税政策的“威慑力”。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组建内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支持采取激进关税政策的人选。彭文生在演讲中提到:如果特朗普在竞选中宣称的对中国征收60%全面关税,对其他国家征收10%全面关税2025年真正实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三个视角来看:第一,短期经济周期视角。
一、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首先,对美国汽车行业而言,这一关税政策将增加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由于汽车制造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特别是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零部件,25%的关税将显著提高这些零部件的成本,进而推高整车的生产成本。
□唐学伟何谓关税?关税是一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税收,主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等。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以及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关税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本国政治、经济权益,进行国际经济斗争的重要工具。
导语:2025年2月1日,美丽国总统川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自我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丽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白宫表示,这一举措与川普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
美国对各国加征关税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复杂且多面的,既有短期的潜在好处,也有长期的负面效应。保护国内产业:加征关税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美国国内的产业,特别是那些受到外国竞争压力较大的行业,如制造业。
内容提要:特朗普转发了一张美国财政收入历史中关税占比变化的图表,提醒我们新一轮关税战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多数人认为,征收关税将推动美国通胀,阻碍自由贸易,削弱整体经济增长。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报告出乎意料地认为,增加关税对美国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