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私下违法交易不谈,正规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国企连年亏损,财政无力再支持,只有倒闭和转让两条路。一般来讲企业在倒闭前的账面资产不抵负债,就是把所有资产都卖了也还不起贷款,企业一文不值。
现在三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对于当时这场国企改制运动坊间存在巨大争议,支持的和反对的都非常多,大家都自站在各自立场上看待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我觉得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得一分为二的看待,具体分析如下:01 90年代国企改制背景:亏损严重,1997年,纺织,煤炭,有色,军工,建材全部亏损,全国31个省市国有企业其中12个亏损,16874个大型国有企业其中亏损有6599个,全国的国有企业大概亏损面在40%到45%之间,企业被逼到死角,准备到破产临界点。
国企私有化,忽悠“一卖了之”,为何留下职工失业的“囧途”后遗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深思的话题——国企私有化,那个听起来高大上,实则暗藏玄机,一不小心就能把工人们“卖”进失业大军的“妙招”。
国有企业私有化遇到很多阻力,主要的阻力还是来自基层,来自担心失去工作,劳保福利的员工。还担心暗箱操作国家资源流失,贫富差距拉大等后果。那为什么国企私有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看看历史数据可以有部分答案。90年代后期全国有大约40万家大小国企倒闭或重组,大约有4500万国企员工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