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一种化脓性的炎症疾病,一听到炎症,很多患者就会想到消炎止痛,于是自行到药店去购买药物或者到诊所去打点滴进行消炎治疗。经过消炎治疗后,不少人的疼痛得到了缓解,便以为自己的肛周脓肿就彻底好了。那么,肛周脓肿消炎后不痛了,是好了吗?是否还需要手术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细菌感染”的情况,比如受了外伤,如果处理得不恰当,容易出现红肿热痛,化脓的现象,也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伤口“发炎”了,感冒容易引起扁桃体感染,就是平时说的“嗓子发炎”,还有鼻炎,吃坏东西引起的腹泻等等,都需要使用“消炎药”来治疗。
我们经常听西医里说炎症、消炎这些词,但炎症并不是西医的专利。在中医的世界里,炎症被称为“外感毒邪”或“热毒”,当你出现了红肿、灼热、疼痛、化脓这些炎症反应时,就会十分烦恼。接下来给大家分享4个中成药,常见的炎症都能消。第一个是蒲地蓝消炎片,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乃至化脓性扁桃体炎症,在经过医生咨询后,往往会得到吃阿莫西林消炎的建议。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阿莫西林是消炎药,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阿莫西林虽然能消炎,但本质上属于抗生素。
肛周脓肿咋回事?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人群,一般20-40岁是高发年龄,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酒、肠炎、便秘等疾病关系密切,一些机体免疫力下降的人如糖尿病、结核、恶性肿瘤、再障患者、血透患者等更容易发病。
肛周脓肿是发于人体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发红、肿胀、剧烈疼痛或跳痛,肛门坠胀,肛门周围可触及疼痛性肿块,甚至大小便困难。如果肛周脓肿的位置较深,可产生寒战、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反而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是最容易漏诊和误诊的一类肛周脓肿。
患者常因肛门周围有肿块且疼痛难忍前来就诊,这种疼痛十分剧烈,且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此时需警惕肛周脓肿。更重要的是肛周脓肿一般不能自愈,易反复破溃感染形成肛瘘。01肛周脓肿是什么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每当嗓子疼、发烧,或者身体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就会随手翻出家里的“万能药”阿莫西林,心里还安慰自己:“吃点消炎药嘛,炎症很快就好了。”这种做法听起来像是经验十足,但其实,你可能从一开始就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