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记者从《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轮《规划》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贵阳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带来了更多的重大利好,《规划》不仅对贵阳当前阶段性发展进行深刻总结,更对未来高质量发展进行前瞻性布局。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工业集聚发展的起点,贵州工业最具代表性的样板区之一。31年前,刚成立的经开区作为贵州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踏上征程,砥砺奋进,在改革大潮中敢于探索,在现代化建设中勇于实践。经开区城区一角。
贵阳目前已经相对饱和的区域,一个是老城区板块,另一个就是观山湖。老城方面,南明和云岩的主城地段,可拓展空间已经不多了,要想在老城深耕,就需要靠城中村改造,腾出大片地块,用以提质增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一些核心地段释放出应有的价值潜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阳1月24日电 (周燕玲)《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复。《规划》确定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4月2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召开专题会,研究大科城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大科城相关部门汇报了核心区域建设工作完成进度、存在问题和2024年工作谋划情况,大科城党工委、管委会就如何建设核心区域交流意见。
2014年9月,贵阳综合保税区获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并于同年12月封关运行。十年来,贵阳综保区在时代之潮中乘风破浪,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发生了从“荒壑旧貌”到“靓丽新颜”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跨越。今年是贵阳综保区封关运行十周年。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836家企业落户,发布200个应用场景,吸引上万人才……这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截至今年3月中旬交出的答卷。俯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各地出台优惠政策下大力气招商引资“抢企业”的今天,大科城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企业落户?
近日,省人民政府对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批准白云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调整方案(2020—2025年)的请示》作出批复,主要内容如下:一、原则同意《贵阳市白云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调整方案(2020—2025年)》。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1月12日上午,贵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听取了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贵阳贵安将狠抓项目建设。推动新建项目按期开工、续建项目按期推进、收尾项目按期建成。全年开工重大项目180个以上,建成投用重大项目50个以上。
2020年,贵阳市全年GDP总量4311.65亿元,GDP增速5.0%,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同年,贵阳市规模上大数据企业11家,大数据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1.1。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1月24日,记者从《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尊重自然地理特征,落实全省“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打造“一核三心多组团”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