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在海里几百米位置的潜艇,能见度基本为0。那么它是怎么辨别方向,又是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敌方发现的呢?潜艇在海里如何辨别方向?虽说潜艇所在的环境一般都无法目测行驶,但在科技的支持下,雷达、声呐等探测导航系统就是它的“眼睛和耳朵”。
潜艇自19世纪逐渐兴起,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广泛应用,现已成为各国海军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仅肩负起攻击敌方舰艇及陆上目标、长期隐蔽侦察、突破封锁深入敌方海区突袭等军事作战任务,还被用于海洋勘探开采、搜索救援等民事领域,核动力潜艇更是国家二次核打击力量中最为可靠的“杀手
思考:潜水艇在海底如何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探究一:光的直线运动实验一:光的液体中的传播方向实验材料:一杯水、洗手液、激光笔实验步骤:将适量洗手液倒入杯子里搅拌均匀,用激光笔从杯壁射进去,观察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方向。
除了声纳系统,现代潜艇还依靠多种系统相互补充与印证,确保水下的潜艇在既定航向、深度安全航行。潜艇,特别是核潜艇,身量大、水下活动空间有限、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潜艇在其中活动的水体复杂多变,动辄长度上百米、水下排水量上万吨、潜航速度可达30多节的核攻击潜艇要实现安全航行确实难度不小。
在神秘的海洋之中,潜艇潜伏于海平面以下,拥有很强隐蔽能力,不过水下对于潜艇而言既是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水下漆黑一片,潜艇潜航时,基本都是“抹黑”的状态,那么,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二战时代中,潜艇是如何辨别敌方舰艇,辨别自己的位置的呢?
潜艇是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潜入水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亦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持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因而在水中活动不易被发现,给人以神出鬼没之感,并能远离基地独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