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近日,当地紧抓春耕前的有利时机,启动2025年沙化土地治理工作。这两天,在巴楚县英吾斯塘乡防沙治沙点,500多位村民将提前制作好的芦苇段铺设在沙土上,再用铁锹将芦苇段从中部扎入沙里压实。
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记者王泽华 蒋雪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最后一段空白区28日顺利实现锁边“合龙”,标志着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全闭合。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吴琼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合力应对。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此次会议特别设立中国馆。
来源:【人民网】核心阅读今年是我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12月2日至13日在沙特召开,这是我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坚战进行展示宣介。
初冬时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艾西曼湖碧波荡漾,湖区四周的人工林树叶泛黄,一块块湿地成为飞鸟嬉戏的乐园。多年来,受到水资源过度利用和流动沙漠侵袭等因素影响,艾西曼湖面积逐渐萎缩,周边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这里也成为整个新疆阿克苏地区唯一的荒漠区。
来源:海外网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西防护林,一排排胡杨树郁郁葱葱。(图源:东方IC)沙漠如何变成绿洲?不妨留意一下“中国方案”。12月14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落下帷幕。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王迟)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和经验受到世界瞩目日前,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因其在科学与政策交叉领域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
原标题: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引题)在沙漠里打造出近5万亩生态绿洲(主题)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西缘,出现了一块夺目的“绿色宝石”。“宝石”区域内,试验性种植的苜蓿、狼尾草、白萝卜、燕麦等喜迎丰收。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5%,其中尤以沙漠危害最为严重,其面积已达80.9万km2,并且还在继续扩大蔓延,平均每年有610km2左右的沙漠出现活化,其中有310km2土地沦为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