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89级校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李文辉教授,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获得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5日发布消息称,该院感染内科教授侯金林及海内外团队共同完成一项有关慢性乙肝治愈的研究成果,发现联合病毒抑制和免疫激活的双重策略能够将慢性乙肝治愈率提高至30%以上。该成果发布在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这一研究不仅解决了结构生物学和病毒学领域的长期谜题,还为疫苗的优化、中和性抗体构效关系的理解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有望加速直接靶向病毒表面蛋白和囊膜组装的小分子药物以及引导表面蛋白降解的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的研发。
大小只有纳米级别的病毒,却是与人类纠缠不休的劲敌。司空见惯的流感病毒如无聊“旧客”每年定时骚扰;闻之色变的埃博拉之流似不受欢迎的“新朋”来去无踪。 科学家能再降服一批病毒吗?谁帮芸芸众生了解病毒神出鬼没的行踪?会不会再有“超级病毒”作怪,谁能用升级版“疫苗”降服病毒?
近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袁正宏教授、占昌友教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付炜研究员在国际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了题为“Optimized RNA interference therapeutics combined with interleukin-2 mRNA for treating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提升慢乙肝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思路。
阳光讯10月30日,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乙肝靶向1类创新药“新舒沐”获批上市新闻发布会在西安高新区丝路创智谷举行。发布会上,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王立平介绍了获批情况及省药监局相关支持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5月18日,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近年来,指南和专家意见逐步扩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
新突破来了!乙肝患者一定要知道的好消息。48周时间助力表面抗原转阴——新葯HT-101注射液。一款GalNAc偶联的siRNA创新药物。它通过干扰乙肝病du的mRNA,破坏其作为转录后的翻译模板功能,阻止相关病毒蛋白合成,从而抑制乙肝病毒颗粒形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