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白云寺选址定向之得失:曾祥裕风水团队山西五台山佛教建筑考察手记曾祥裕4月23日,山西五台山艳阳高照,蓝天白云,曾祥裕率弟子走进白云寺作了内外环境的考察。白云寺位于五台山怀镇南10公里处清水河畔。白云山落脉之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五台山纪中,已有记载。
白云寺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寺因海拔较高,白云缭绕,紫烟轻淡,故而得名;历史传说建造前,此地经常有一朵白云飘绕,众所议论,此乃祥佛地,于是由小里策、大平地、五柳村、核桃箐、密喜把、白夷村、小村、六丕、苍蒲塘、把卡路十一个村卓识之士,热心公益的人筹资建造,建成后由此得名—白云寺。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境基250公里,五峰环抱,峰顶平坦,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据《重修园照寺碑记》载:汉明帝遣王遵、蔡惜等人出使西城,道经葱岭,遇印度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王遵等人将其迎归洛阳,二梵僧求晋谒五台山圣境,明帝许之。
寺庙遭到毁坏后,僧侣们组织了自卫队予以反击,僧人中参与武装斗争的人有一千多人,伤亡数百人。五台山地处要害,进可攻,退可守,1937年秋,刚刚在平型关重创日军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在政委聂荣臻的带领下,进入五台山,这里于是成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对此进行了频繁的围剿与扫荡。
纵观中国历史,如果要搞一个“最爱溜达”的皇帝评比,那么乾隆绝对是名列前茅。有学者统计过,他在位这60年,不管远近,出巡次数超150次。这里面最出名的,一个是六下江南,另一个就是六上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乾隆为啥对五台山这么痴迷呢?文殊皇帝这个名号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