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前,69岁的王大爷体检时发现胸部长了一枚巨大的动脉瘤。医生告知该动脉瘤已经接近6cm,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尽快开胸手术。但手术时间长、难度大、风险高,当地医院并没有十足把握。随后王大爷辗转了多家医院,却一再被手术的高风险劝退。
案例分析76岁的万爷爷在一年前体检时,发现长有小小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只需定期复查。但这短短一年,万爷爷的主动脉弓动脉瘤就长大到了46mm,直径增大了8mm。根据其病情变化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万爷爷的高血压控制欠佳,动脉瘤直径增长过快,且动脉瘤壁有溃疡,存在较高破裂风险。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消息,1月10日,血管外科中心舒畅团队自主研发的Concave Supra(以下简称CS)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系统成功救治一例复杂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目前患者随访情况良好。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 周敏 □副主任医师 胡振雷主动脉就像高压水管,负责把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但受老化、损伤或其他因素影响,主动脉壁可能变薄,导致血管局部鼓包,形成主动脉瘤。
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周为民教授赴萍乡市人民医院运用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联合预开窗技术和原位开窗技术为一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完成了弓上三分支重建术。这也是江西首例运用该新型支架完成的弓上三分支重建术。患者病情患者为74岁男性,主诉胸部剧烈疼痛一天。
省医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完成高难度手术。因为基因发生突变,年仅6岁的男孩小泰罹患上了异常罕见的洛伊斯-迪茨综合征(LDS),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特殊的病态使得患者的血管壁薄如蝉翼仅约1毫米。正是病症对血管的破坏,不少患者会在低龄阶段就发生主动脉瘤,一旦破裂瞬间猝死。
红网时刻新闻1月3日讯(通讯员 蔡舟 王伟)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复诊患者。这批患者曾在三年前接受了主动脉弓动脉瘤手术,并成为中国首批通过全微创介入方式成功置换主动脉弓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