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打标签的5种方式,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抖音算法又变了,再次无限的压低了粉丝的权重。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很多几十上百万粉丝的大V发的作品,也都只有几百甚至是几十的点赞。这是因为现在抖音已经几乎属于纯标签推荐了,不再是以粉丝量多少来推荐。
2023年9月8日抖音首次发布《抖音内容标识使用规范》,规范中指出,平台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真实美好、积极健康的分享平台,并鼓励创作者尊重事实、发布客观真实信息,同时对于特定信息,应提供充分的说明。
5月27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实施热点内容核实机制。根据公告,在抖音以热点事件当事人身份发声的用户,抖音将联系当事人进行身份认证。逾期未认证的用户,抖音将采取包括强提醒标注、禁言等一系列措施,直至用户提供可信材料方可解除限制。
5月27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公告显示,在抖音以热点事件当事人身份发声的用户,抖音将联系当事人进行身份认证。逾期未认证的用户,抖音将采取包括强提醒标注、禁言等一系列措施,直至用户提供可信材料方可解除限制。
抖音发布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为维护良好的社区生态,落实“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工作要求,切实打击“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违规行为,抖音即日起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具体分为热点事件当事人核实和疑似演绎内容核实两项。
9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拟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服务提供者、网络信息内容传播平台、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均提出具体的合规要求。
5月27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针对“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违规行为即日起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具体内容如下↓↓↓一、热点当事人核实在一些热点事件中,部分当事人、当事方选择在抖音平台公开发声。
9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应当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且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服务提供者”)、网络信息内容传播平台、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均提出相应合规要求。
“发布演绎虚构内容必须打标”“公益类账号需认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需标识”……近期,抖音发布了《治理不实信息年度总结》(以下简称《总结》),其中显示,2023年,针对不当摆拍、伪公益、仿冒假冒等形式的不实信息现象,抖音持续加强治理,重点推出“打标”功能和账号“新规”,共对1.
请问,长假 7 天,被 AI 用雷军的声音骂了 6 天,是什么体验?雷军本人无辜躺枪,博主们在违法边缘试探或者已经违法,网友短暂地看了热闹然后回归工位,小米法务部两眼一黑,收不回手里的 40 米大刀。声音克隆,这事其实已经不新鲜了,但泛滥成灾的后果,才刚刚显露端倪。
3月30日,@抖音 官方发布公告,更新“剧情演绎”类视频创作规范,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抖音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避免作品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