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食堂可以有一个星期了,基本上每天都是亏,因为买来的菜特别贵, 卖出去还便宜,所以一直亏了半个月,我就想打退堂鼓了,不想干了,这样下去一个月下来要倒贴不少钱的,午休时间我就去办公室跟项目部负责人说这半个月我一直亏钱, 入不敷出,谁愿意来干就让谁来干好了,我是不干了,项目部的负责人告诉我,有困难慢慢克服,想想有没有在别的方便赚点钱呢?
女人叫荷花,在我们工地食堂做饭,平常很少看到她笑,也很少说话,好像在她脸上写满了故事。早餐煮好了就去菜市场买菜,虽然工地附近就有小菜市场,什么都有卖的,不过荷花从来不去那里买菜,她宁愿走上几里路,去较远的大批发市场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时之间,国内城市建起高楼大厦,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来自农村的百姓看中了城市发展的契机,她们不断涌入城市中,想要在这里努力工作并寻求一席之地,而在这过程中也诞生了一大群体,他们就是农民工。
荷花在工地煮饭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她一连几个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留在工地。记得有一次,工地新来了一个员工,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半开玩笑的说:荷花你结婚了没,有男人不,没有男人的话,我当你男人呗,省的你那么孤单寂寞 。
白大姐是一个已经在工地上,为无数工友,做了20多年饭菜的工地厨娘。因为,在工地上做饭,跟别的工种还不一样,别的工种在没活干的时候,或者天气不好下雨的时候,都可以回家看一看,但是自己却不行,一年365天,有350多天都在工地上做饭。
大城市确实很美丽,人人向往这里的生活,这里有大超市,大公园,大楼房,同时一群特殊人群也向往这里,那就是农民工兄弟,他们是这个城市默默无闻的奉献者,随着农村劳动力被彻底解放,更多的农民工夫妻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一起到工地工作,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心里埋藏,不得言说。
烈日炙烤下的建筑工地,有一群看似柔弱的身影在干着跟男人一样的苦力活,这个特殊群体就是为城市建设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建筑女工,有人称她们为“女汉子”。唐菊英:与丈夫一起再累也愿意近日,记者来到仪陇县城区建筑工地,近距离地体验了她们的生活和工作。
林场沟儿里,有一个外地来的人开了林场,在村庄里找了许多去场上伐木,加工木材的工人。村庄里就去了许多的人去那场上干活。在伐木的山附近一处山脚下宽敞的地方,用木棒,茅草盖了住的房子,房子了用木棒搭了床铺,铺了被子,就是夜里睡觉的地方了。
那年,我和村里的同伴一起在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这个工地共有十几个人。老板为了节省开支,就从老家带了个人来给我们做饭。这个人就是李嫂。李嫂今年三十出头,虽然是乡下人,可模样却十分耐看。她是我们工地上唯一的女性,她的到来让我们的工地多了一些生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