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也能搬到羽毛球馆上?据《宁波晚报》报道,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开展了以羽毛球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羽毛球场馆,还参与了“击鼓传羽毛球”趣味答题活动,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
李艳梅老师原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小学的教师,2023年来到普定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后,积极推动跨学科主题体育教学,让广州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更快地与普定教育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普定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李艳梅正在给学生上体育课。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促进“五育”融合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这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落实,值得关注借鉴。教育部部署的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中强调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具体如何践行,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体育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体育课“带头人”的体育老师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推出“校园体育老师有话说”系列报道,分别采访了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老师以及马上要投身体育教师行业的“预备军”,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职业体会和期待。
“跨界·融合——长沙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在长沙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红网时刻新闻6月15日讯(通讯员 陈思柔 记者 贺卫玲)义务教育体育新课标提出,一个学期要拿出10%的课时出来做跨学科主题学习。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操场地面上勾勒出一条祥龙的画作,还有“龙潭”和“虎穴”;学生们分组化身成为4条不同颜色的“小龙”,通过“龙巡校园”“龙游四海”“飞龙巡游”“寻找祥龙”“神龙任务”等环节,在探索中围绕“祥龙献瑞”的主题开展校园跑活动。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宋佳)为了将红色文化注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落实湖南省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送培送教项目桑植县精准帮扶行动,增进送培学校与红色教育基地学校交流。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下文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的“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等要求,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操场上画一条龙,沿着线条练习“龙形跑”;美术课上做的龙头、龙身藏起来,两人一组玩起找“祥龙”的游戏;龙头、龙身合起来,过把舞龙瘾,让祥龙“活”起来……12月21日,申城全天开启“速冻”模式,却无法冷却孩子们上体育课的热情。
大课间时段展示环节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研运动技能,聚焦核心素养,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多措并举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并在课间体育锻炼中实现五育并举,关注运动的效能和学生的兴趣,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嘉定区教育学院,金山区教育学院承办,嘉
体育教育的意义,从来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在传统教育体制下,体育往往被视为“副科”,而真正的教育变革,或正应从体育开始。麒麟二中,作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的一颗璀璨新星,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传统体育教育的局限,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
京报体育 | 记者 李立 卓然当初中生在为体育中考焦虑、高中生在为如何提高自身竞技水平而烦恼时,小学生们又有着怎样的关于体育的“小忧愁”呢?“小学校园体育课以培养兴趣为主,学生只有喜欢上了才会愿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