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年发展难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已经不止戏曲了,连小品,相声都在面临衰落的问题。当然,和传统戏曲一样,任何文艺形式都有生命周期,以何赛飞的越剧来讲,本身历史也没多久,原来称为喋哆班都是草台班子,谢晋的《舞台姐妹》就是一部很好的越剧史料,也是应运而生的一个产物。
2006年德云社举办的那场十周年演出,郭德纲率领着众弟子跑到天津开了第一次专场,也算是荣归故里,表演当天天津的父老乡亲热情高涨,郭德纲于谦演出后一次又一次的返场,而观众们都憋着劲儿,想看他俩身上还有多少本事。
郭德纲和于谦是相声界的黄金搭档,两人从2000年合作至今,带给大家无数的欢笑。11年前,曲协针对郭德纲搬出“反三俗”时,德云社风雨飘摇,一众干将出走,老郭四面楚歌,于谦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照样提笼遛鸟过日子;
“谦”大爷曾在相声里说,自从有了郭德纲以后,相声就分两派,一个是主流一个是非主流,明显现在主流干不过非主流,那前襟一甩“蹬、蹬、蹬”往台上一站,那体面甭提了,再来个小曲、卖个萌,和观众搭个茬,还没说就火了。
2006年的年初,郭德纲郭德纲率领德云社弟子开了第一次天津省亲专场。天津是老郭的故乡,那时德云社在北京已经是一票难求了,想当初老郭创业的艰难,如今走出困境,小有成就,老郭的这场演出,也有荣归故里的味道。那一场,回到自己的故乡,老郭演的是也是真卖力,也是真好。
作为和郭德纲合作了22年的老搭档,于谦可谓是郭德纲眼中的捧哏奇才。有人说无论是郭德纲的徒弟,还是郭德纲的同僚李菁,最后都和郭德纲“撕破脸”闹得不欢而散,留下来的只有于谦一人。大智若愚,脾气随和,这是于谦给郭德纲的第一印象。和郭德纲在相声界中的摸爬滚打相比,于谦的人生要顺利得多。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侯宝林那一代相声艺术家,用一辈子的心血,把相声从天桥地摊儿拖到了人民大会堂。但是有的人,却又把相声从人民大会堂拖到了天桥地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