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的友谊一直激荡在两国民众心中,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称中巴两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兄弟”,而我们国内也用“比海深,比山高,比蜜甜”来形容我们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
1956年8月19日,在北京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外国小客人,他们眉眼深邃,脸庞稚嫩,还是一副孩童模样。但是,中方却对这两位小客人的到来给予高度重视,只是因为这两位小客人是被自己的父亲作为“人质”抵押到中国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赫斯勒把他两位9岁的双胞胎女儿带到了成都上小学,从开始的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会受到中国政治环境的影响,到最后发现不仅孩子们适应得很好,而且发现了中国教育和文化带给孩子们的一些优秀品质,孩子们对中国依依不舍感动到哭,而赫斯勒也通过对比发现了中国文化中许多在西方不可想象的优点。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些美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举家移民中国,让孩子接受中式教育,冀望孩子拥有“中国式智慧”。马雪亚是一位70多岁的美籍华裔,定居纽约40多年。他们把两个出生在美国的小孙女送到北京读幼儿园。
我的朋友纪良安是福利院的儿童康复师,15年来,帮助100多个孤儿找到新家。然而因为照顾福利院的孩子们,有一天,她居然被警察找上门了。警察告诉她,有个12岁的孩子,原来是中国孤儿,现在瞒着养父母,偷偷回到中国。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头条改版新增广告解锁,广告5 秒后,伸出您发财的小手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我想对亲生父母说,感谢他们给了我生命,让我有了生活的机会。”2018年,一个叫潘甜甜的女孩从美国回到中国,只为了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今年夏天,“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在这次论坛上,72岁的美国友人穆言灵在离别三年多之后,终于再次回到她时时想念的中国。
“韩秋庆”是合肥市儿童福利院给她取的名字,庆庆1997年10月15日出生,10月20号被人遗弃在了长丰县民政局门口,随后被合肥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在福利院,她一直长到了六岁半,直到她遇到了来自美国的养母,汉娜。美国养母生活在波士顿,她有两个姐姐,也都是养母收养的中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