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热词、爆梗中脱颖而出的,是小红书发布的最朴实无华的这两字:抽象。不管是被短视频里突然凑上镜头喊“紫啧”的油腻版小奶狗震撼到扶额沉默,还是看着直播间里的主播随地大小演模仿奶龙表情包疑惑不解,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评价,很可能都是这个词。
“耳机掉进公交车座椅的小洞里了,怎么办”,评论区有一半人认真支招,另一半却在“玩抽象”。比如,“开个飞行模式让它飞出来”“知道乌鸦喝水吧,扔石子,它自己就上来了”。看起来毫无逻辑的对话,却让人忍不住发笑。近年来,年轻人创造的“抽象文化”风靡网络。
等等,一般的使用场景往往是用这样一句话或者含有这句话内容的表情包,来戏谑地表达某种情感,但是这种情感事实上是非常模糊的,它可以是生气,也可以是无奈,也可以是开玩笑,这其实又和当代网络文化和网络交流中的网络语言嬗变是相关的。
来源:【天府融媒】过去的一年,被网友们称为“抽象元年”。这里的“抽象”,不是20世纪抽象派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打破描绘存在物体的传统而创作的画作,也不是哲学和逻辑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而是通过荒诞、无厘头,来缓解压力与自我排遣的新形式。
◎韩思琪从未有任何一个时刻,比当下更靠近大众的分化与解体——走向“分众”社会。一边是加速解体的所谓“大众”:“跟不上抖音梗,做不了普通人”。有媒体总结“抖人”(深度抖音用户)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先瞧一眼娟子喝水,看法师又在研究什么新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