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动态面部表情合成技术,可使人形机器人更好地表达情绪状态,如兴奋或困倦。这项技术有望显著提升交流型机器人的价值,使它们能够以更自然、更像人类的方式与人类交换信息。
机器人走进生活,是科幻、还是现实?就在近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款名叫“超仿生人形机器人”,的AI数字化机器人,在本次峰会众多展品中,崭露头角,可谓是惊艳到了众人。机器人的名字叫做:“小七”据现场的工作人员解释,她是中国移动和生态伙伴,自主研发的一款机器人。
40台投影仪打造出全景式投影空间,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国内首部以未来人机共生时代为背景、以机器人为主要角色的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近日亮相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XR穹顶环幕实验剧场。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陈静 殷梦昊)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研发的“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亮相。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体重62kg,不仅会行走,还会做表情,是一种情感高度仿人的柔性精巧作业机器人。
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其中,人形机器人是炙手可热的新赛道之一。由于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关于人形机器人你有哪些误解?
编译 | 徐锐近日,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的研究报道了一种能够附着于机器人脸部做出表情的人皮细胞活体组织。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皮肤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理想覆盖材料,使机器人以更逼真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交流。附着有培养皮肤的机器人笑脸。图片来源:Takeuchi覆盖培养皮肤的3D人头。
中国新闻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内,一个名为“呱呱”的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正在展示其独特的“才艺”。它不仅能说相声、讲故事、唱歌,还能根据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支持。
没想到有朝一日机器人竟然长“脸”了。日本东京大学培养出一款机器人脸,它的表面覆盖一层精致的活体皮肤,并且拥有和人类皮肤一样自我愈合的能力,甚至还可以露出迷之微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人类就要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