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多地的水稻已经陆续成熟,进入了开镰收割的高峰。在湖南浏阳的一个村子,一片高大的“巨型稻”也迎来了丰收,平均稻株高度超过2米,预计2023年亩产将达到750公斤左右。在浏阳淳口镇山田新村,一片植株高大的“巨型稻”映入眼帘。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5月13日,在当涂县石桥镇团月村“水乡蓝龙”标苗养殖基地的农田里,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栽插巨型稻秧苗,为今年“稻虾共生”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栽插巨型稻秧苗。“巨型稻株距较大,需人工扦插,每蔸插本苗2-3根,宽窄行为30厘米到50厘米,株距30厘米。
近日,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联塘村的“巨型稻”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一蔸蔸金灿灿的“巨型稻”长得比成人还高,收割机来回穿梭田间,饱满圆润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喷涌而出,很快将运粮货车的车厢装得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片稻田。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随着秋收时节的到来,成都平原进入了水稻丰收季。在成都市郫都区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鹃农公司的农场里,“巨型稻”的丰收让稻虾项目负责人杨露安心了不少。今年4月,“巨型稻”在郫都种下,第一次试种新品种,鹃农公司的“农业人”们,既期待又忐忑。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近来,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一片高度超过2米的巨型水稻即将成熟,引发关注。据悉,这片巨型稻从湖南省引进,种植面积共180亩左右,一株高度可达2.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受访者供图9月,走进绵阳江油市彰明镇福田村,一片“高大”的水稻,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水稻“身高”两米,谷穗长而饱满,弯垂而下,长势喜人。几乎每天,四川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章策都会到田里转一圈,看看水稻的长势。
作者:李立伟(湖南广播电视台二级文学编辑)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高达2米多的巨型水稻试种成功 并迎来丰收!今年年初,嘉鱼县西凉湖外洲生态农业合作社在两湖村流转4000亩土地,从湖南引进“巨型稻”专用水稻品种,于4月中旬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经过130天左右的精心管理,“巨型稻”试种成功,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
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理想和追求,而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浙江嘉兴海宁长安镇兴城村的一个农场里成为现实。秋天的阳光热力不减,在海宁美洋洋营地南面的农场里,明显比人还高的巨型水稻挺立在田间,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跟我的助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这个场景描绘出的“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理想和追求。让这一理想逐渐变为现实的巨型稻,正在全国各地的稻田里生长。